蠶絲之尊
您現在的位置是:首 頁 > 蠶絲被知識 > 蠶絲之尊
康煌家紡:揭秘!古今中外的絲綢產地在哪里
作者:康煌 來源:www.seliciclib.com 更新時間:2015-6-18 10:07:36 瀏覽次數:1612
 
 

康煌家紡:揭秘!古今中外的絲綢產地在哪里

       康煌蠶絲被產于四川“絲綢之都”。漢唐時期的絲綢產地西漢時期絲綢的生產重心在黃河中下游地區,從東漢時期開始,西南地區的蜀錦成為全國聞名的絲綢產品。

       南充位于四川盆地東北、嘉陵江中游,地形以丘陵為主,氣候溫和、雨量充沛,適合栽桑養蠶,具有3000多年的蠶桑歷史,素有“巴蜀人文勝地,秦漢絲錦名邦”美稱,是四川省絲綢工業的中心,西部唯一的綢都,成為全國重要的絲綢出口基地。

南充絲綢的歷史

        據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《華陽國志》記載,周初,今南充、西充、南部、閬中等地所產蠶絲織物已經成為周王朝貢品。

        秦漢時期,各縣令皆勸課農桑,絲綢業一躍成為南充社會經濟的一大支柱。 “巴蜀人文勝地,秦漢絲錦名邦”,則真實反映了這一時期南充的社會現狀。

        南北朝及隋朝時,南充各縣實行均田制,當時,朝廷對地方官員采取以帛代祿支薪,官階越高,則帛越多。

       唐宋650年間,南充更是“天上取樣人間織,滿城皆聞機杼聲”,有綢、綾、錦、絹、絲等10多種產品被定為朝廷常貢。此間,果州花紅綾由長安輸往日本,名揚中外。

       元代,忽必烈的“國以農桑為本”政策,對于南充絲綢的發展起到過積極作用,但因戰亂紛繁,南充絲綢業趨于停滯和衰敗。

       明代,統治者規定耕地5畝以上必植桑麻1畝,違者交絹一匹,刺激蠶桑生產。

       清入主中原后,官府也注重絲綢發展,閬中、蓬州等地均勸課農桑,西充等縣還明令谷雨之后差不下鄉,停征停訟,以不誤蠶時!疤镏星逅,陌上新桑扶疏;農夫揮鞭叱牛,村姑攀枝采!。

        南充絲綢業的興旺發達,繁衍了浩如煙海的燦爛絲綢文化。唐代著名詩人杜甫、曾寫下了“桑麻深雨露,燕雀伴生成”等詠贊南充絲綢的優美詩篇!罢l言農家不入時,小姑畫得城中眉。一雙素手無人識,空村相喚看繅絲”,這是南宋大詩人陸游應邀赴漢中,路過岳池農家時,對當地繅絲盛況和淳樸的習俗所作的描繪。

        現如今康煌蠶絲被,使用歷史悠長的絲綢之都,絲綢產地,產出的真絲四件套、蠶絲被均得到廣泛的好評。更多家紡信息盡在康煌真絲家紡www.seliciclib.com

 
 
 
上一篇:康煌家紡:桑蠶絲被該選用什么品牌最好
下一篇:康煌家紡:蠶絲被被中的蠶絲面料你知多少
展開

康煌真絲家紡官方店
康煌旗艦店
康煌高端定制店
康煌真絲家紡旗艦店
返回頂部
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香蕉